在连绵的青山与苗侗风情之间,丹寨县长青第二小学的校园里,一场由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青志联)爱心浇灌的体育梦想正在悄然萌发。借六一儿童节的契机,凝聚着合肥工业大学师生拳拳爱心的1800余元义卖善款,跨越千山万水,化身为40个崭新足球、16副乒乓球拍和5副羽毛球拍,于近日抵达校园。这批满载关怀的体育器材,将成为新学期学校社团活动中跃动的希望火种,为山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健康而明亮的色彩。
爱心汇聚微光,义卖凝聚工大情
今年五月份,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校园公益义卖活动。活动以“六一圆梦,义卖暖心”为主题,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并义卖各类闲置书籍、文具、手工艺品及同学创作的书画作品。在绿意盎然的校园一角,义卖摊位前人流不断,师生们慷慨解囊,每一笔微小善款的背后,都是对千里之外丹寨学子的一份真挚牵挂。从策划宣传到现场执行,同学们的热情远超预期。我们深知,每一元钱不仅代表物品的价值,更承载着工大人对远方贫困山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深切期盼。当善款最终突破1800元时,我们真切感受到了集体爱心的磅礴力量。
精准对接需求,器材传递新希望
善款筹集完成后,如何将其转化为孩子们最切实需要的支持,成为青志联与远在丹寨的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同思考的问题。支教团成员扎根长青二小教学一线,通过细致观察和与校方的深入沟通,敏锐地捕捉到学校体育社团发展面临的实际困境——器材匮乏且陈旧,严重制约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兴趣的培养。经过与校方体育老师的共同论证,最终确定了以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三大类器材为核心的精准捐赠方案。
采购工作由支教团老师全程负责,确保善款使用的透明与高效。当40个弹性十足的足球,16副握感舒适、弹性优良的乒乓球拍,以及5副轻盈坚固的羽毛球拍顺利运抵长青二小校园时,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瞬间被惊喜点亮。五年级学生王小胜按捺不住兴奋:“以前上足球课,只有几个旧球,大家抢着踢。现在看到这么多新足球,感觉像做梦!下学期我第一个报名足球社团!”体育老师潘老师更是欣慰地表示:“这批器材来得太及时了!尤其是足球数量充足,我们计划在下学期开展足球兴趣小组,让更多孩子能系统接触和爱上这项运动。”
器材赋能社团,运动滋养成长梦
长青二小校长在接收捐赠时感慨万千:“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通过青志联的善举,切实解决了学校体育发展的燃眉之急。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我们全校师生铭记在心!”他特别强调,这批凝聚爱心的器材将专项用于下学期蓬勃开展的校园社团活动。
根据规划,40个足球将极大充盈足球社团的装备库,支持日常训练;16副乒乓球拍将服务于乒乓球社团,让国球魅力在苗岭深处焕发光彩;5副羽毛球拍则用于羽毛球社团,满足孩子们多元化的运动兴趣。这些器材的投入,将彻底改变以往社团活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运动天地的窗口。研究生支教团邓飞龙老师坚定地表示:“我们相信,体育不仅是强健体魄的手段,更是塑造坚韧品格、培养团队精神和规则意识的绝佳途径。这些器材,就是播撒在孩子们心中的希望种子,我们期待它们在下学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情系苗乡教育,青春接力永不息
此次体育器材捐赠活动,是合肥工业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长期公益项目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丹寨县深耕支教事业、链接校地资源的一个温暖缩影。自支教团进驻长青二小以来,不仅是讲台上传授知识的园丁,更是积极整合母校资源、搭建爱心桥梁的使者。从课业辅导到兴趣拓展,从物资援助到心灵关怀,工大学子用青春的热忱与担当,持续为苗乡教育注入蓬勃活力。
爱心无界,山海可平。那40个即将在绿茵场上滚动的足球,那16副将在乒乓台前挥动的球拍,那5副即将划出优美弧线的羽毛球拍,它们所承载的,早已超越了体育器材本身的价值。它们象征着合肥工业大学全体师生对丹寨学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深情祝福,是青春力量助力教育公平的生动诠释,更是东西部之间、高校与乡村之间深厚情谊的温暖纽带。当新学期的哨声在长青二小吹响,这些器材所激发出的欢声笑语与拼搏汗水,必将谱写出乡村教育振兴路上最昂扬动听的青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