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民罗村安置点一栋栋搬迁安置房内,灯火通明,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沿着笔直宽阔的马路,小孩正玩耍嬉戏,追逐玩乐,好不开心。
民罗村位于贵州省黎平县九潮镇政府驻地以西1.5公里处,356国道穿境而过,曾经的山沟沟成为全镇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和农特产品加工中心,这里群山焕发勃勃生机,森林绿地竞相生金。
2016年6月10日,九潮镇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民罗村损失最为严重。在党的政策扶持下,2017年6月易地扶贫搬迁民罗安置点竣工投入使用,该安置点占地8814.48平方米,住房面积16354.828 平方米,共建有安置房116套,搬迁安置114户493人。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安心住新家。以前,只要下大雨,我们的心都是悬着的,整夜睡不着觉。”谈及搬迁之前的日子,搬迁户杨通昌仍心有余悸。
民罗村5组村民杨通昌分到了193平方米的“大洋房”,一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社区里,出门就是宽敞的街道,鼓楼、商店、卫生室、社区服务中心样样有,闲来无事,还能和老友一起下下棋。像他这样受自然灾害影响搬迁的家庭,九潮镇共有114户。除搬迁到民罗安置点外,2016年以来,全村共搬迁至县城53户224人。
“乐业方能安居,我们将加大安置点管理力度,推进移风易俗等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培训、就业上着力,让更多外出‘候鸟’在家栖息。”民罗村民委副主任钟厚香说。
2012年,民罗村外出务工能人杨再贵返乡后,贷款、申请扶贫资金,带领村民建合作社,建民罗茯苓加工厂,种植和加工茯苓、灵芝等林下中药材。至今累计带领群众实施茯苓种植60余万窖,加工生产茯苓200余万公斤,产值达2200余万元。
走进民罗茯苓加工厂,员工正在忙着分拣、修皮、烘烤茯苓,该加工厂负责人杨再贵正忙着指导工人。
“林下种植茯苓,不占地,也不像倒卖原木那样破坏生态,在合理开发的基础上把经济效益最大化。”杨再贵说,我们产业现在就是朝着生态、有机的方向继续发展的。
2020年杨再贵建成了茯苓加工车间和茯苓储存仓库,拥有4台切片机、4台切丁机。茯苓通过初成品加工后,产品远销至凯里、贵阳、广州等地,货品供不应求,同年,投资100余万元,种植脆皮金桔种植200亩。
“比起事业上的成功,乡亲们钱包鼓起来更让我欣慰。”仅茯苓、金桔两项每年可以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让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足不出村、即可就业增收。
2021年,民罗村被列为黎平县县级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点进行打造,加快推进了民罗村的乡村振兴步伐。
“首先是要结合城镇精致管理和乡村庭院美化‘两大行动’做好规划,其次是一定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群众明白打造集成示范点的意义。”在村干会议上,民罗村党支部书记石勇正在调度安排村里的工作。
近年来,民罗村吸引乡贤、“土专家”30余人参与乡村振兴建设试点,指导群众建设文明新村,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之前大家喜欢随地就丢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现在产生的污水有了处理厂,生活垃圾也自行拿到垃圾箱倒。”民罗大寨保洁员吴建能说。
村里每周开展1次人居环境整治大行动,开展大扫除、清除路面杂草等。同时,成立“寨管委”,解决村“两委”人手少、事务多、管理不到位、工作开展困难等实际问题。
“民罗村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以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对红白喜事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如二婚(双方都二婚)不允许办酒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民罗村宣传员罗成霞说,如今,民罗村村美、民富,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吴超 姚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