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马号镇:走出乡村消防安全治理新路子
时间:2025-03-27 12:22:54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施秉县马号镇是典型的苗族聚居镇,是施秉县50栋木质连片房屋最多的乡镇,近年来,马号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乡村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新路子。


创新防控模式

  明者远见于未萌,知者避危于无形。针对村民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传统村落分布密集、自建房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马号镇于今年1月9日研究制定《农村消防专项工作方案》,创新推出“因村施策、村村建队”治理模式,全面提升村级应急处突能力。

  各应急组注意!村里发现火情!随着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村志愿消防队迅疾集结,手持喇叭挨户示警……这是该村今年以来第3次开展的“情景式”消防实战演练。

  据悉,该镇以镇级消防指挥中枢为依托,在全镇9个行政村均组建不少于25人的志愿消防队,每个自然寨不低于1人,遴选身体素质过硬、安全意识突出的村民入队。通过每月定期开展实战演练与专题培训,重点强化初期火情处置、特殊群体救援等核心技能,在关键的时候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在队伍建设基础上,该镇全面绘制消防全要素图,精准标注辖区老旧房屋分布、弱势群体位置及消防水源区位等关键数据。一旦发生火灾,各村可依据消防全要素图开展救援,实现救援指挥精准化。

  “通过建强队伍、绘制要素图,我们在火灾发生时做到‘灾情看得清、指令下得准、队伍打得赢’,推动救援模式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转变。”马号镇党委副书记、彭先威说。


创新宣传方式

  走进黄古村,村规民约墙上“严禁乱堆柴草、定期检修电路”的条款格外醒目。“木质建筑防火压力大,将消防要求写入村规民约,能让村民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把防火意识种进心坎里。”黄古村党支部书记潘昌亮介绍。如今,这样的“防火公约”已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已成为全镇消防宣传的重要方式。


  为构建本土化消防宣传矩阵,该镇还创新整合专职消防员、应急专员和村寨“寨老”等多元力量,构建起“院坝会+移动宣传+定点警示”的宣传体系,通过召开院坝会播放警示教育片、赶集日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采用“鸣锣喊寨”等方式宣传,营造了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氛围。

  “这些后生用家乡话教防火,连我家60岁的阿婆都学会了用灭火器!”马号镇村民在参加消防院坝会时感慨,道出了宣传实效。

  消防工作重于泰山,消防宣传系于一半。据统计,今年以来,消防宣传服务队累计开展九小场所检查20余次,完成校园宣讲10场次,张贴消防标语50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有效提升群众防灾意识。(蒋家才

  1. 上一篇: “虫趣探秘启童心,秾护青禾润自然”——南农研支团联合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昆虫科普进校园活动
  2. 下一篇:凯里市大十字街道:“三化融合”构建基层治理新路径
责任编辑:潘欣晨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