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掘“金”奔富路 好风景更有好“钱景”—— 我州全力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8-10 10:02:57    来源: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黔东南文明网    

  8月初,黎平县九潮镇万宝山林场,清凉中带着丰收的喜悦。

  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杉木苍翠,枝头的芽簇已长得肥厚。树脚下,土地被整理得干净,几乎没有杂草和树丛,只留着顺山势而走、一米左右的横畦。再往林场深处的天麻种植基地走,二十多名穿着红色“工作服”的村民在天麻种植基地里忙碌着,整片林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是从2019年开始来这里上班的,因为家里有事不能外出了,就跟着大家一起来挖天麻,后来又来这里种天麻,一个月下来也有2000多元。”60岁的弄北村村民朱永兰长期受聘于当地天麻龙头企业——黎平青江天麻有限公司,在家稳定就业,对这份工作她表示非常满意。

  黎平县是全国2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也是我州林下经济“一市一示范”改革试点县。为破解林下经济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林地整合困难这一难题,黎平县充分利用5个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国有林场+贫困户”模式,由林场无偿提供土地或土地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合作社投资开发利用国有林场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我们公司采取‘赊销种麻、技术跟踪、订单回收’方式,保底价包销,带动全县50家天麻种植合作社发展,确保群众实现稳定收入。截至目前,公司实施天麻种植70万平方米,赊销0代种麻15万公斤、密环菌78万瓶,回收鲜天麻105万公斤。”说到这些数据,青江天麻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青有些自豪,也带着惊异。她也没想到,当初只是在林子里试验的4亩天麻,如今在全县乃至全州掀起了一场林下种植产业革命。

  发展林下经济,黔东南优势明显。

  我州是贵州省重点林区,贵州10个林业重点县8个在黔东南,也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全州林地面积3269万亩(1亩=0.0667公顷),森林面积3009万亩,活立木蓄积1.6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8%,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

  坐拥丰富森林资源,黔东南发展林下经济底气十足。

  从2019年起,我州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根本路径。

  今年以来,州委州政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通过在黎平县开展“一市一示范”改革试点,采取七个工作举措纵深推进,积极探索破解林下经济产业效益较低、产值不高等一系列制约难题,提升林下经济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提高林下经济效益,推动全州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州林下经济累计利用面积已达690.42万亩,占省级年度目标任务685万亩的100.79%;产值完成82.88亿元,占省级年度目标任务116亿元的71.45%。我州主攻的林药、林菌、林鸡、林蜂四大产业分别完成92.28万亩、4.66万亩、887.35万羽、30.2万箱。

  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林业综合效益,也为农民开辟出一条新的增收渠道。

  三穗县雪洞镇民主村林下白及种植基地,按照“公司+科研+基地+农户”模式进行建设。项目的实施,实现多渠道促林农增收,首先作为省级林业项目,其补助资金利益联结民主村 35户贫困户,按实际投入补助资金总额的5%(第一年3.5万元)、6%(第二年 4.2万元)、7%(第三年4.9万元)保底分红给利益联结贫困户。其次通过土地租金,该种植基地承租经营期限20年,林地每亩30元/年进行土地流转。第三通过劳动薪金,基地常年平均可提供务工岗位30个,平均年务工时间200天,按70 元/天计算,可实现带动每人年增收1.4万元以上。

  在剑河县岑松镇南岑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按照“3331”模式,从每年的总利润中拿出30%作为产业后续发展基金,30%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公益事业的建设基金,30%作为村民股权分红,10%作为管理人员奖励基金,南岑村239户村民每户每年能分红近万元。

  绵延的山林蜕变成了一个个流金淌银的“聚宝盆”。

  此外,紧紧围绕黔东南州现有的天麻、茯苓、黄精、钩藤等林下经济主要产品,扶持本地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引进优强企业,促进企业产品提质升级,增加市场竞争力。同时用好“苗侗山珍”品牌效应,推动林下产品线上线下联动销售,通过线下搭建产销平台,线上带货拓宽林下产品销售渠道,促进“黔货出山”。

  林上蜜蜂满天、林中畜禽满山、林下药菌满地……我州通过创新发展模式、试点示范建设,实现林下经济由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向社会资本投入为主转变,由注重扩面向注重提质增效转变,由企业发展为主向企业示范、农户主动参与为主转变,走出一条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

  林下掘“金”奔富路,好风景更有好“钱景”。

  从“倒卖青山”到“植树造林”,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黔东南探索出一条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精深加工、结构调优、林旅结合的融合发展之路,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记者 王佳丽)

  1. 上一篇:2022年“全民健身日(月)”主题活动贵州省全民健身示范区启动仪式在凯里举行
  2. 下一篇: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竞技组篮球赛开赛 我州男队取得“开门红”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