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更新 生活更美 日子更好—— 黔东南州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时间:2025-03-27 10:18:33    来源:黔东南日报    

  凯里环城高速投入使用……

  高铁通江达海,凯里黄平机场投入使用……

  原来凯里只有东西两个高速出入口,如今东南西北都有了高速出入口……

  凯里市作为州府所在地,城市框架不断拓展,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已成为黔东经济增长极和贵州东部区域重要城市。

  新型城镇化,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是城与乡的格局重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州深入实施“强州府”战略,以凯麻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核心引领,辐射带动周边县城发展,扩大城市经营空间和增值空间,打造首位度更高的区域中心城市,推动黔东城镇组群和“桥头堡”核心区加快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5.55%提升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全州建成区面积由228.31平方公里增加到246.38平方公里。

  我州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不断提升城镇品质,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改善城镇功能品质,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走进凯里大十字,凯里国贸、凯里地下步行街等商业设施繁荣,吸引了大量人流和物流。凯里同时拥有九方天街、万达广场等大型商超,便于市民购物、享受美食,便于小朋友们娱乐。

  我州按照“核心引领、区块联动、县域互动、城镇支撑”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以凯麻片区为核心引领,凯里都市圈、黔东片区城镇组群、南部黎从榕锦城市带为区块联动,特色县城和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丹寨万达小镇、榕江“村超”酒店,台江“村BA”篮球特色小镇等特色小城镇也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州累计新增市政道路129.88公里,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64公里/平方公里,新增社会公共停车位1.24万个。同时,新增公园绿地180.65公顷,改造公园绿地67.14公顷,建成城市公园87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04平方米,在绿树成荫的黔东南,每一口空气都含有浓浓的负氧离子。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的城镇化。我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通村通组公路管护,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既是行动指南更是战略目标。

  我州全力实施“桥头堡”建设与“强州府”战略行动,以高质量发展统揽新型城镇化工作。通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措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我州还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镇住房保障、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等工作。

  2024年,我州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81个13209户,建设改造城镇燃气管道156.34公里,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421套,新增城市道路16.89公里,建成社会公共停车位3184个、口袋公园50个,顺利通过工信部千兆城市评估。全州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让人民群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州创造了一个特有的城镇化模式——特色小城镇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剑河县城两岸繁华如锦,台江翁密河畔歌声飞扬。凯里下司古镇围绕“隐逸下司 商读码头”的定位,产景城融合联动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这些特色小城镇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提升了黔东南的文化软实力和知名度。

  打卡凯里香炉山,打卡丹寨南泉山,打卡施秉云台山……每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旅游景点。

  黔东南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以及特色小城镇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成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共享。(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1. 上一篇:黔东南州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墙 ”守护绿水青山
  2. 下一篇:黔东南:构建 “人防 + 技防” 森林防火体系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