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的到来,黔东南森林防火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近期,由于持续的高温和大风天气,森林火险等级达到4级,加之清明节临近,防火形势异常严峻。面对这一紧急态势,全州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麻江县龙山镇孟江村,村支书罗洪九正带领着一群志愿者在村口张贴防火宣传海报。“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我们可下了不少功夫。”罗洪九一边指着海报上的标语,一边介绍道:“我们制作了通俗易懂的防火语录,通过村里的广播系统,用普通话和方言循环播放,确保信息能够覆盖到每一位村民。”她还提到,孟江村成立了义务消防队,经常到田间地头和山林间进行巡逻,入户发放宣传手册,细致讲解火灾的危害,增强村民的防火意识。
在跟随义务消防队进山巡逻的路上,记者遇到了一位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王大爷。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防火宣传做得很好,大家都知道用火要小心。他说:“以前我们不懂这些,经常乱丢烟头、烧秸秆。现在知道了火灾的危害,我们都很注意。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嘛!”
在黄平县重安镇石头堡村,森林防火工作同样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村支书沈俊才带着几位护林员正在村口检查进出车辆,防止火源进入林区。他告诉记者:“石头堡村周围都是茂密的森林,防火工作丝毫不能马虎。我们加大了村口的检查力度,对进出车辆进行严格登记,确保没有火源进入林区。”
同时,石头堡村成立了专门的森林防火应急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火灾,应急小组将立即启动预案,组织村民进行扑救。应急小组还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村民普及防火知识,增强村民的防火意识。
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森林防火工作更是重中之重。驻村第一书记杨胜国站在村口,望着远处的雷公山,神情肃穆。他告诉记者:“乌东村位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防火工作尤为重要。根据省州县及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安排,我们狠抓落实,加强了护林员的值班管理,护林员每天巡逻到晚上7点钟,7点过后,丹江镇的干部又接棒,巡逻到晚上八点半,确保森林防火安全。” 杨胜国强调,乌东村的护林员们每天都要对林区进行巡逻,确保没有火源进入。同时,他们还利用无人机进行巡航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给村“两委”进行处理。
黔东南州林业局副局长吴智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州的防火期是每年的10月1日到次年的5月31日,面对今年严峻的防火形势,我们迅速成立了16个督导组深入各县市与重点林区进行实地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同时,采取人防加技防的模式,利用无人机、林火监测平台、瞭望塔等技术手段,结合干部与护林员的巡逻,打造‘空地一体’的监测网络。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防火效率,为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吴智涛还提到,黔东南州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注重发挥群众的力量。广泛宣传和教育,增强了村民的防火意识,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他说:“森林防火工作不仅仅是政府和林业部门的事情,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确保森林的安全。”(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路路 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