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一地空气质量位居全省9个中心城市第一位
时间:2025-04-01 10:28:52    来源:黔东南文明网    

  3月31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通报了我州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情况。2024年,黔东南州始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全州优良生态环境质量,圆满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中心城市凯里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7%,在全省9个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全州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9.7%。

  今年以来,组织开展5轮次污染应对管控工作,中心城市有效避免污染天气8天,凯里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8%,达到省下达季度目标要求。

  一是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制定《黔东南州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控制工业排放和城市扬尘为重点,推动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确保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省下达的考核目标。抓好重点领域人为燃烧污染管控,组织各县市划定烟花爆竹禁燃区、中元节祭祀禁止区、露天烧烤禁烧区和秸秆禁烧区。针对春节、中元节等重点时段,从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加强污染管控,减少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消防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24年,启动中心城市轻中度污染天气Ⅰ级应急响应1次、Ⅱ级应急响应1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1次。

  二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行业治理减排。持续开展VOCS无组织排放排查整治,全州累计排查有关单位669家,发现的100个问题年内全部完成;持续深入打好柴油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柴油车尾气排放路检路查,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2024年,全州共抽检柴油车5993辆次、非道路移动机械518台次;开展机构监督检查79家次、加油站检查308家次、油罐车检查3辆次、储油库检查1座。推进挥发性有机物与臭氧协同治理,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绿色改造,我州水泥、玻璃、钢铁、电解铝等重点行业10家企业共获得1.28亿元中央资金支持,用于开展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超低排放改造,有效降低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促进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三是大力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贵州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联合州发改委等14家部门印发了《黔东南州贯彻落实<贵州省“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切实解决群众身边噪声污染问题。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联合住建、教育等部门,采取“通告+驻守+巡查”的模式,在中高考等各类考试期间开展“绿色护考”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214人次,排查工业企业104家次、施工工地94家次、娱乐场所83家次、餐饮业270家次,按下考点学校及周边“静音键”,为全州18万余名考生营造了安静舒适的学习和考试环境。

  四是全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时间节点、工作要求。2024年指导雷山县继续申报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指导榕江县和剑河县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导台江县、雷山县、麻江县申报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从江县、镇远县羊场镇申报国家级“两山”基地,按照标准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导丹寨县编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

  五是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联合州林业局印发《关于移交2024自然保护地疑似问题遥感监测问题线索清单的函》,完成160个疑似问题线索现场核实。持续推进“绿盾”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纳入省级台账的318个自然保护地问题图斑,已完成整改销号316个,整改销号率99.3%。

  六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减污降碳治理。根据《贵州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黔东南州碳达峰实施方案》等要求,联合州发改委等5家部门制定印发《黔东南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统筹水、气、土、固体废物、温室气体等领域减排要求,合理设置工作目标,协调实施减污降碳各项措施,以碳达峰行动深化环境治理,以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达峰。经核查核算,我州纳入碳排放交易的2家重点企业上一年度碳排放配额共盈余99888吨。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黔东南州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实现我州“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高质量收官。

  一是坚持远近结合。按照“十四五”规划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目标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重点任务。同时,对照美丽中国、美丽贵州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深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二是坚持科学精准。更加注重源头减排,以结构优化调整为引领,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的三大结构转型;更加注重科学治理,根据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融合清单,谋划一批减排项目;更加注重系统治理,强化重点行业大气治理的绩效分级管理。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聚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强化协同管控。聚焦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先进的降碳减污协同控制技术,加快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实施。

  四是强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施城市重点区域、行业、企业、路段集中整治和污染治理,加强春节、元宵节、中元节等重点时段烟花爆竹燃放和烧纸祭祀等污染管控,开展秸秆禁烧、燃煤散烧等面源污染管控,全力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五是推进噪声污染防治。推进“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研究制定夜间声环境达标保障方案,紧盯目标和声环境监测站运行情况,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强化餐饮油烟、噪声典型案例督办,切实解决和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问题。

  六是推动大宗货物清洁运输。引导鼓励火电、钢铁、有色、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稳步提升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世艳 李宏强 杨帆

  1. 上一篇:名单公示!黔东南这些个人拟获国家级表彰
  2. 下一篇:沃土生金 优链兴业—— 黔东南州以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赋能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潘欣晨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