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持续聚焦文体活动、文化特色、文明乡风、文娱活动、文创产品五项内容,大胆探索文明实践活动新路径,创新开展“村超”“村BA”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火爆出圈,成为展示黔东南州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今年“五一”期间,“村超”“村BA”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八方游客。作为乡村赛事,“村超”“村BA”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引导群众做主创、群众当主角、群众来主推,从赛事发起、赛程安排、节目表演、奖励奖品等均是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自行实施,球员、解说员、演员来自各行各业。群众唱主角让赛事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也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的积极参与者。
“我们的解说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特别特别的快乐,累并快乐着,看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感到非常的开心,看到大家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热情的呐喊声,欢呼声。作为‘村超’的一名工作者,作为一名解说员在这里解说,我是感到非常非常的荣幸。”村超解说员许堂川告诉记者。
“村超”“村BA”不仅展现了乡村体育的活力与魅力,更向世界展示了贵州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热情好客的风土人情。球场上,球员们全力奔跑、挥汗如雨,上演着一场场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的攻防大战;中场休息时,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等民族歌舞表演轮番登场,引发满场欢呼。来自拉萨的游客次旺晋美说:“我看到了场上球员们激情昂扬,场下的人们激情呐喊,还有各种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感觉很自豪,我特别爱这里。”
“村超”“村BA”通过将篮球、足球赛事与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特色美食、淳朴民风等充分融合创新,使得其既是一场体育大联欢,也是一台民族文化的盛宴和精神文明的大餐。在“村超”“村BA”赛场,黔东南州秉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将各类资源高效整合利用,构建形成了功能完备、资源贯通的文明实践综合体。赛事期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各个角落,志愿者们主动参与安保协助、交通疏导、现场引导等志愿服务,助力赛事秩序井然、氛围和谐。
“为了给我们的观众还有球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观赛体验。我们主要是负责赛场点上、球场边上的队员紧急救治,那边的健康小屋应对我们的观众,给大家提供一些凉茶,还配备了一些药品。”村超医疗保障志愿者胡广说。
“超级村赛”拉动“超能经济”。在台江县台盘村,当地依托“村BA”IP打造“村BA”文创餐厅、茶饮店、线下体验店等一批特色场景;榕江以“村超”为契机,大力发展“快乐经济”,带动住宿、餐饮、当地旅游、零售等行业的发展。“村超”“村BA”的火爆流量,有效带动了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将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据统计,今年榕江县仅“五一”假期首日,就有6.55万人次奔赴当地观看“村超”,过夜游客达到2.62万人次。
贵州村超酒店运营总监金桥喜说:“今年‘五一’假期,我们的入住率达到95%以上,其中我们的客源是多元化的,除周边自驾游旅客占到了60%以外,通过线上平台预订的跨省游客是占到了35%以上,特别是高铁游和亲子游成为了这次旅游主流。我们的整体营收比平时增长了20%以上。”
如今,“村超”“村BA”不仅成为我州文明实践的闪亮名片,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榕江共接待游客40.93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8亿元;台江县累计接待游客39.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5.96亿元。未来,黔东南州将继续办好以“村超”“村BA”为代表的体育赛事活动,不断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让文明之花在黔东南大地绚丽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书燕 黎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