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江县下江镇党九村,“合约食堂”不仅仅是一个场所,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发展理念。
它“合”的是资源与人心,“约”的是陋习与陈规,成功构建了 “一场多用、节俭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这一凝聚了乡风文明与便民服务的重要阵地,最近经历了一场小小的自然考验。

“那天一早,我路过发现顶棚因前夜的暴风雨损毁了近半,已经摇摇欲坠,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党九村党支部书记姚祖银回忆道。面对险情,驻村工作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向上级及帮扶单位汇报并提出修缮计划,申请了1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抢修。该修缮工程惠及党九村3个组约120多户村民,并发动党员群众10余人参与到排险修复工作中来。
在经过各方协力下,修缮工作高效完成,合约食堂迅速恢复往日整洁安全的面貌。

场地修复不久后,来自贵州开放大学的暑期实践团如期而至。很快,这个刚刚修复一新的场地迎来了村里附近60余名群众,孩童的欢声笑语再次充满场地。大学生们在这里开展社会调研、义务支教等活动,就如往常那般,党九村合约食堂继续发挥着它作为乡村文化融合与教育实践平台的重要作用。

从日常的烟火气到面对突发情况的及时应对,再到恢复原样后的书声琅琅,党九村合约食堂的这场“小插曲”,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宗旨。
如今,这片能为群众遮风挡雨、操办酒席的“小广场”依旧迸发着“大能量”,村里通过广播宣传新风尚、微信群学习好典型、院坝会聊着省钱经。随着合约食堂这块文明阵地的重新“拾起”,党九村两委借此契机,进一步健全公共设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并将“节俭办酒、爱护公务、邻里互助”等内容通过院坝会更深一步融入到村规民约里。这股崇尚节约、重视教育、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正在下江这片土地上悄然生成,愈吹愈劲。(刘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