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施秉县双井镇以“积分制”破题,紧扣自治、法治、德治主线,将治理要素融入积分项目,让群众在参与中获益、在获益中共建。目前,这一创新实践已覆盖全镇6个村,累计兑换物品1.2万余人次,兑换总价值约10万元,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善治新路径。


以“积分度量衡”立起“法治规矩线”,筑牢乡村善治根基。一把“积分尺”,量出乡村治理的法治准绳。双井镇将法治要求具象化为积分指标,建立“学法积分+用法奖励”机制,让法律条文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日常准则。“去年地界纠纷在调解后双方都得了积分,现在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双井村民张大哥道出积分制带来的新变化。创新组建的“五老调解队”和“姑妈调解队”充分发挥调解作用,今年以来,运用“一杯热茶话家常”等工作法排查矛盾纠纷线索151起,成功化解纠纷149起,法治精神在积分引导下深入人心。

以“积分新风榜”引领“德治风尚线”,培育文明和美乡风。一面“积分榜”,树起乡风文明的德治标杆。双井镇把“五控一治理”要求融入积分体系,通过“文明善行榜”让文明新风可量化、可感知。“按新规办酒席既体面又省钱,还能上榜得积分!”龙塘村村民邰大叔欣喜地分享。全镇将移风易俗条款转化为三字歌、顺口溜,通过苗歌、舞蹈等形式广泛宣传。目前,全镇已有2000余户家庭因践行新风获得积分奖励,红白事平均支出下降70%,150户“文明家庭”脱颖而出。翁西村更实现连续17年“零刑案”,黄琴村成功入选全国最美志愿服务村。

下一步,双井镇将继续以“积分尺”润物无声的方式引领新风,量出环境美、邻里和、秩序好的新尺度,让“小积分、大治理”理念,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余意身 周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