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五化”提质“四好农村路”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11-18 09:46:40    来源:榕江发布    

  今年以来,榕江县紧扣“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目标,以“建管养运融”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农村公路基础通达向优质服务、高效运营转型,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交通支撑。

  一、建设攻坚化,筑牢交通便民根基

  以路域提质为导向,推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攻坚重点工程。2025年累计投入8508.8万元,完成34个、共210.559公里村道安防工程,有效降低山区道路通行风险。改造8座危桥、重建10座水毁便民桥,解决群众“过桥难”问题。启动腊酉渡口改桥安全提升工程,便利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优化。同步推进杨家湾大桥项目立项、用地规划批复等前期工作,为我县“十五五”交通建设开局夯实根基。

  二、路管全域化,深化道路治理效

  实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分级设立271名路长(县级27名、乡级36名、村级208名)开展常态化巡查,形成“路长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路域共治格局,实现农村公路管护全覆盖。强化交警与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规范路域秩序。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路政巡查82组328人次,清除路面堆积物46处300平方米。开展5次集中宣传,发放2200余份资料。查处1件侵害路产路权案件,下达19份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保证农村公路“通得畅、管得好”。

  三、养护专业化,提升路况保障水平

  创建“县域统筹、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机制,推动传统养护模式向市场化管理、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转型。2025年共投入760万元完成10.81公里公路大中修缮工程,修复灾害防治挡土墙96段、处治路面病害244处,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稳中有升。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政策,每年投入资金1014万元开发845个养护员公益性岗位,实现全路段“每3-5公里1名养护员”。目前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中等路率提升至85%。

  四、运营多元化,优化城乡服务供给

  依托“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完善城乡交通运输服务网络,推动路域服务从基础通行向特色赋能拓展。目前建成18个乡镇客运站、190个村级招呼站(候车亭),开通45条农村客运班线(投入车辆87辆)和7条城乡公交线路(投入车辆40辆),配置283辆出租车及网约车,构建多元的出行服务矩阵,城乡交通服务达5A级水平,建制村通客运率100%。同时深挖路域文化内涵与旅游价值,在公路沿线植绿补花,增设休息区、候车亭及“村超”特色指示牌,在壁画中融入“村超”元素与少数民族文化,打造交旅融合“展示长廊”。截至目前,已创建4条共213公里美丽农村路示范线路,设立23个候车亭和5个休息区,让农村公路成为串联乡土风情的纽带。

  五、发展融合化,激发交通发展动能

  深化“交通+”发展模式,推动公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路旅融合、农特产业”主题精品路线,开通2条重点景区直达客运线,将客运班线延伸至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小七孔等周边景点,串联乐里侗乡、小丹江苗寨等县域内20余个景点,打造“一线串珠”旅游线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共接待游客55.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52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时优化产业带路网,提升农村物流效能,畅通“黔货出山”通道,助推榕江“精品果蔬·两茶一药”主导产业发展。仅“村超”期间农特产品销售额达4.2亿元,让交通优势切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

  1. 上一篇:镇远江古:“加减乘除”绘就宜居画卷 “两清两改两治理”焕新乡村面貌
  2. 下一篇:榕江县车民街道卧龙社区:“党建+物业”暖心服务绘就易搬社区新生活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