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积极打造“知行凯里·志愿黔行”品牌
2019年以来,凯里市以列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契机,通过构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注重服务融合、用好服务激励,全力打造“知行凯里·志愿黔行”品牌。在全省“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考评中,凯里市近三年连续位列全省前列;2021年12月,全省首次新时代文明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凯里市召开,凯里市作经验交流发言。凯里市引导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市容秩序管理志愿服务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推广。
(2022年2月1日大年初一凌晨4点,凯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凯里市志愿服务总队开展“寒冬送温暖 情暖你我他”志愿服务活动)
一、构建服务体系。一是打造服务指挥体系。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市、镇、村三级书记负责制,市委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镇(街道)党委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任,村(社区)支部书记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任。按照一支指挥队伍、一个志愿者库、一批实用阵地、一套运行机制、一系列服务项目“五个一”标准,搭建中心、所、站三级指挥网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形成上下协同、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打造服务阵地体系。坚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原则,充分用好现有场所,积极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阵地,构筑起“全市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阵地网络。比如,在乡村,全面盘活镇、村文化服务站、活动室、讲习所、闲置学校等资源,因地制宜修建苗族芦笙文化传承场地;在城区,结合居民的生活需要,搭建社区舞蹈室、书画与美术室、健身广场等文化活动平台,这些场所的打造为有效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在市级层面建成标准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整合青少年活动中心资源建立分中心1个;在各镇(街道)建成文明实践所20个、实践站208个,依托下司古镇景区游客中心、青鸟支教等社会组织场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35个。三是打造服务队伍体系。在市级层面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市委书记任总队长,市长为常务副队长,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在市直各部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大健康志愿服务队等专业服务队伍27支;在各镇(街道)、各村(社区)组建志愿服务队208支。同时,动员全市24906名党员干部职工注册成为志愿者,鼓励引导民间团体、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劳动模范、致富能手、“五老”、乡贤等加入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党员、“社会组织”及“先进模范”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社会爱心人士为生力军、群众为主体的多元化志愿服务队伍格局。
(2022年凯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全民战疫 志愿凯里”志愿服务活动)
二、创新服务方式。一是订单化服务。聚焦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反映频繁的问题困难,精心制作了政策、技能、法治等服务“菜单”,探索群众点单、专业制单、政府买单、志愿送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五单”服务模式,精准满足群众生产生活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志愿组织提供志愿服务项目和群众对文明实践活动需求的无缝对接。比如,洗马河街道居民“码上办”平台,群众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点单”,“码上办”平台立即上提,志愿者可以马上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2021年度,全市群众点单1.2万余次,举办活动3000余场,志愿服务群众10万余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339件。二是项目化服务。按照“一村一主题、一镇一特色、全市创品牌”的思路,把服务内容按救济型、互助型、公共服务型、公民参与型进行分类,再捆绑打包成项目,实行文明实践志愿项目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有“青春扶贫”“爱心妈妈”“情暖空巢”等10680个志愿服务项目,其中湾溪街道防溺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1年“贵州省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三是网络化服务。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立“互联网+”多维度志愿服务配送机制,大力培育一批新媒体“网红达人”志愿者积极帮助全市各类特色农产品企业、商户和农户开展线上销售农特产品。2021年度,各新媒体工作者依托微信和网络直播,助力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17亿元。
(2022年2月22日,凯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破冰除雪 情暖凯城”志愿服务活动)
三、注重服务融合。一是融合乡村自治。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乡村自治相结合,片区志愿者组织“五老”人员、劳动模范、乡贤等帮助建立完善村规民约以及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制度,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奢靡之风和非法宗教迷信等,逐步实现乡村自治管理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爱护环境常态化。比如,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三棵树镇平寨村建设“百姓食堂”,推行“礼不超50元、菜不超8个”,大力倡导文明节俭新风,深受群众认可。二是融合乡村法治。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乡村法治相结合,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资源,构建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站)、妇女之家、道德讲堂等载体,开展“振兴乡村,法治同行”等法治宣传活动,将法治文化融入基层生活,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2021年度,在志愿服务队伍的帮助下,全市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共开展法治宣讲74次,解答法律问题800余个。三是融合乡村德治。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与乡村德治相结合,充分利用凯里党史陈列馆、金泉湖烈士陵园、李家祠堂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认真讲好本土“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道德自律意识。依托下司古镇阳明书院“孝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示宣讲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通过道德评议会,开展“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比如,在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碧波镇五寨村推行“新二十四孝”,净化社会风气,树立良好家风、培育良好民风。
(凯里市洗马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码上办”志愿服务项目)
(2022年3月4日,凯里市白果井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 “龙抬头·开好头”主题活动)
四、用好服务激励。一是强化事迹宣传。在线上,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以及“志愿汇”APP平台,实时跟踪报道各类“知行凯里·志愿黔行”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不断提升公众知晓度和参与率。在线下,充分利用广播、报刊、楼宇广告、LED屏幕、社区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务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二是强化星级管理。制定《凯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试行)》,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长将其设置为一至五星级进行星级化管理,获得相应星级的志愿者,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激发志愿服务新活力。同时,搭建“爱心联盟单位”服务平台,星级志愿者可凭身份证和荣誉证书在“爱心联盟单位”享受购物、乘车、旅游、医疗、通信、金融等优惠。截至目前,有市中医院、佳惠超市等75家企事业单位加入文明实践所“爱心联盟单位”,并挂牌开展服务。三是强化公开表彰。每年组织开展“红心永向党·志愿新征程”志愿服务活动大赛,大力表彰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组织、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同时,积极推送凯里市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城市融入志愿服务项目、“青春扶贫”志愿服务项目等参加国家、省志愿项目评选活动,扩大志愿服务事业的社会影响力。2021年度,凯里市命名表扬党员志愿服务队、“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1个,“优秀志愿者”20人,志愿服务项目18个。2021年3月,湾溪街道龙井社区获得“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2022年3月,普济爱心公益联合会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洪嘉鑫)
(2022年2月22日,凯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破冰除雪 情暖凯城”志愿服务活动)
(2022年3月2日,凯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凯里市志愿服务总队开展春耕生产巾帼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