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水沟、种植花木、编织花篱……6月29日,麻江县坝芒乡瓮址村老胖榜田组,蒙蒙细雨挡不住村民们装点家园的热情,欢声笑语回荡在布依山寨。
“村貌变美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更高了。”谈到瓮址村近期发生的可喜变化,村党支部书记赵廷章说,这得益于新出炉的“瓮址20条”。
“瓮址20条”是由麻江县农业农村局代拟,经36个县直部门专题会议会商,瓮址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的20条村规民约。
“不同于以往,‘瓮址20条’从县级层面修订指导,全面、系统、规范。”赵廷章介绍说,它结合瓮址村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提出“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为核心、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共商共建共管共治共享”。
瓮址村是全乡最边远的一个村,基础设施差、产业发展慢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是该村最为突出的问题。去年,麻江县县直机关88个党支部与39个村(社区)建立功能型联合党总支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联系帮扶瓮址村。
“在少数民族村寨,村规民约有着广泛群众认同性,也更容易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指导性和约束力。”在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吴家相看来,重新拟定一个符合国法党规、又得到群众认同的村规民约,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在走访调研全县所有村寨,又经瓮址村各自然寨群众院坝会充分商议、修改和完善后,“瓮址20条”于今年4月25日正式公布实施。
“新村规的核心就是让乡村治理、村民自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吴家相说,这对在乡村振兴中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推进“三治融合”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为全县各村做好样板示范。
为履行好新村规,瓮址村每个村民小组都设有公示栏,每月5日前公示上月评比结果,6日至10日开院坝会通报,10日后督察整治情况。
村民单英身患小儿麻痹症,丈夫在外务工,女儿在县城读书,但她对执行20条新规却毫不含糊,拄着双拐不停地忙活,在第一次公示中荣登“红榜”。
就在6月份,持续强降雨导致响水组饮用水管破裂,村民们自发投工投劳,迅速恢复了供水,并商量出新的饮用水管理办法。
在功能型联合党总支部带领下,瓮址村党建工作在全乡名列榜首。
……
“瓮址20条”出台仅仅两个月,就产生了喜人的叠加效应。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如今,瓮址村在原有传统种养产业的基础上,新增150亩生姜种植和黑山羊养殖产业,努力完成从“落后村”到“先进村”的蜕变。 (记者 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