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熙:实现生态农业梦,让青山绿水焕发勃勃生机
时间:2022-04-20 09:46:10    

  贵州省黔东南的黎平县,山峦叠嶂、山水相连,当地的侗族和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农耕为生,很难摆脱贫困。有一个侗族汉子,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家乡古老的农耕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也让家乡逐渐摆脱了贫困。他就是杨正熙。

  放弃事业坦途,毅然选择成为科技特派员

  曾经,杨正熙的人生履历非常精彩——洋洞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凭着自己的努力,很快从林场副场长做到镇党委书记。杨正熙工作顺利,事业有成,是父母乃至全村的骄傲。但当所有人都觉得他的生活一帆风顺时,他毅然选择了辞职,回到自己家乡,做了一名科技特派员。

  杨正熙小时候在洋洞村的山里长大,他体验过这里的山清水秀,找过野果子,抓过兔子,吃过很香的稻米。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自然的美味,正在一点点消失。2010年的时候,杨正熙喝到了一种很好喝的酒,这种酒是用特殊的米酿造的,叫高杆小麻红。但是因为种这种稻米的村民去世了,所以这个品种的酒就没有了。这个事情,给了杨正熙很大的触动。他想把这些当地的品种传承下去,把好东西也留后代。因此,杨正熙决定开始搜集保存当地一些正在消失的农业物种。为了专注收集物种,他选择了辞职,成为科技特派员。

  旁人对他的做法都不理解,只有杨正熙自己明白,他所执着的这一切,是因为脚下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还有那些质朴勤劳却无法摆脱贫困的乡亲。

  他要带着乡亲们把这些好稻米卖到更远的地方,让家乡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他要把这些古老的稻种留下来,让故乡有根可寻。

  奔走三年寻找“快要消失的种子”,三年时间收集几百物种越贫困越偏远的乡镇,路越不好走的山村,存有的珍稀品种就越多。于是每一天,杨正熙都开着他的皮卡,去山村里收种子。收种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去到村民的谷仓和晒谷场,看到没有的品种就要下来,另外一种是听到哪里有种子,就去哪里寻。有的时候,碰上几乎绝种,看起来已经不能发芽的种子,杨正熙也没有放弃,拿回去悉心种植呵护。甚至有那种已经发黑的种子,在杨正熙的培育下,也能发芽成功。杨正熙说:“我能感觉到它的这种生命力,也许它是知道我在找它,它就在那里等我,拼命发芽给我看。”每发现一种新的种子,杨正熙都特别骄傲,他觉得这不是在救种子,而是在救人。

  三年时间里,杨正熙走遍黎平及周边县乡400多个村寨,采集到老品种作物种子800多份216个品种,收集老品种畜禽20种,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家人们对杨正熙的选择很不理解也并不支持,但是杨正熙不愿意放弃。侗族是最早的水稻民族之一,祖宗留下来的这些财富对人类来说都有很高的价值。杨正熙觉得这一代人如果让它失去了,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杨正熙说:“有的时候确实去找了很多天,发现了一个物种,那种自豪感就觉得,这辈子我只要找到这一个东西,就是值得的。”

  努力探索新方法,开创牛、稻、鱼、鸭共生共养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一开始,杨正熙的想法只是觉得这些老的农业品种消失很可惜,想保留这些品种,但在搜集保护农业物种的过程中,他发现洋洞村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梯田难以机械化大规模的耕作,产量上不去,这是导致当地贫困的重要原因。只有做高端农业才能有出路。于是杨正熙在他搜集的这些品种里,试图寻找一款适合当地耕作特点,并且能符合市场需要的稻种来进行重新种植,拿到市场上销售。

  2014年,一次机缘,有一个紫黑色稻米品种,被他 “打米机下留种” (独家传种几十年,因这家人老母亲去世,准备不再种这稻种)。这米异香,饭如胭脂,应该有市场。他想既然是老品种,就应该用老方法来耕作,才能保障好品质。杨正熙用“牛+鱼+鸭”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种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碾出来的米取名为“有牛米”,检测结果质量指标极好,当年种植4万斤“有牛米”被抢购一空,“有牛米”发现了市场切入点。

  2015年,杨正熙成立了村民入股、集体分红的“有牛农业合作社”。865户农户申请加入,规模扩大了,为了确保生产质量,杨正熙用侗族特有的款约方式——侗款,来保证耕作的质量。侗款指的就是社员们以自家耕牛做质量担保。凡违反质量规定者,按款约罚处。有了合作社,有了条约规定,有了村民们的热情,很快40万斤紫米就种成了。但是因为没有推广、没有渠道,根本卖不出去。杨正熙为了打开市场,跑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去推销,各种展销会上卖力宣传。最终,杨正熙的努力和村民们的奋斗得到了回报,社会上的好心人以及当地政府,给了洋洞村的事业很大的支持,帮助他们宣传,通过媒体、电商平台做推广,扩大市场范围。

  为创建“洋洞有机小镇”,探索山村“新集体经济”,2016年响应“驻村扶贫”号召,杨正熙申请下村驻村扶贫,发起在洋洞建设“牛耕部落-洋洞有机小镇”。用个人影响力,洋洞上洋、下洋、岑埂三个村1397户5326人以资金、耕牛、牛棚、耕地、林地等农耕资源入股合作社,全村范围内农业和林业用地3.35万亩全部入股,实行“合作社+农户+耕地+牛”模式,开启洋洞“全民全域”参与的“集体化”产业发展之路,推动洋洞片区和“牛耕部落”资源共享、产业共建,并在合作社基础上成立“牛耕部落”党总支,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2017-2021年“洋洞有机小镇”农产品销售收入3565万元,接待游客实现收入3460万元,群众合计增收3270万元。2019年,“牛耕部落”党总支被中共贵州省委员会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在杨正熙的带领下,洋洞村还恢复了牛、稻、鱼、鸭共生共养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依托洋洞片区规模化的梯田群,建设“牛耕部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基地,恢复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青山绿水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为了带动周边村寨和合作社共同拓展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杨正熙鼓励符合“牛耕部落”要求标准的村寨和合作社申请加盟“牛耕部落”。现有大众种养殖业农民合作社、新山传统种养殖业合作社、宝塘村青山利民合作社、黎平县勤奋养殖合作社、贵州梯田农人农业公司、乡巴农夫农场和剑河县乌吉村兴吉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成为“牛耕部落”第一批发展联盟成员,联盟成员现年实现收入1500余万元,群众增收500余万元。他积极创新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城市消费者通过耕牛认养、牛棚认购或批量采购农产品500斤以上等方式,让城市消费者成为“牛耕部落”新村民,目前城市“新村民”发展到1250余人。

  杨正熙的这些年的经历凝聚成两个字,这两个字恰好也是他的侗族名字------“守农”。

  他按照“牛草+牛耕+牛粪+放鱼+放鸭”传统种植方式发展传统稻作,实行“守农有牛生产律”,即“倡导社员喂养耕牛,用牛耕作,牛粪作肥,稻田放鱼、养鸭除草、防治害虫”,建立牛耕+稻鱼鸭生物动力共生系统,发展有机农业,广泛种植小麻红、山泉冷水香、胭脂紫米、纤身香禾等传统高品质稻米,推出一系列市场前景好的“有牛米”产品。他坚持“藏种于民”,发展“定单农业”,带动群众依靠自有耕地进行传统作物保育,发展传统农耕产业,共同守住原生态的田园风光,积极打造“牛棚经济”。提供“牛棚”代管服务,用以发展“农耕+研学”“农耕+体验”“农耕+康养”等休闲旅游产业,促进“牛耕部落”旅游业发展,目前,“牛耕旅屋”已增建改造56栋,2017至2021年共接待旅客5.1万余人次。

  目前,尚重镇洋洞有机小镇保持着原始古朴的侗乡风俗,家家户户开田犁地,山沟里、梯田上、田坝中,壮观的牛耕场景,犹如一幅古老的农耕画卷。每年春耕时节,千牛同耕的生态农业景象让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牛耕部落”的牛棚客栈和乡村旅游也成为一个农民创收的新亮点。

  被誉为“最后牛耕部落”的洋洞,侗族农耕文化保存完好,村寨里家家户户饲养耕牛,至今仍坚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

  1. 上一篇:回家路上,六名少年扶起一晕倒女子
  2. 下一篇:吴川平:都市返乡操旧业 数字助农开新篇
责任编辑:熊明慧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黔东南州宣传部 州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黔东南文明网投稿邮箱:qdnwmwtg@163.com邮编:556000

ICP备案号:黔ICP备2021007315号-1

技术支持:黔东南融媒体中心

  • 志愿贵州小程序